10.24.上午基础知识( 考生回忆版)
一、单选题
1.在解释因果联系强度上作用最大的是()
A.AR
B.P值
C.AR%
D.OR
E.RR
答案: E
解析:相对危险度(RR), 是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比,它反映了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2.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运动禁忌临界值是()
A.血压> 190mmHg
B.血压> 170mmHg
C.血压> 200mmHg
D.血压> 180mmHg
E.血压> 160mmHg
答案: D
解析: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禁忌:血压>180mmHg。
3.关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SA不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抗原
B.PSA是一种来源于男性前列腺细胞的蛋白质
C.前列腺增生也会引起PSA升高
D.PSA克左右为前列腺癌的筛查指标
E.PSA水平过高,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依据
答案: E
解析:PSA并不是反映前列腺癌的理想指标,但若是PSA水平过高,就会提示经行其他更多的分析和检查。
4.在保险行业中应用的健康管理主要分为()
A.健康咨询和健康评估
B.健康指导和健康评估
C.健康咨询和健康监测
D.健康咨询和健康维护
E.健康指导和诊疗干预
答案: E
解析:在健康保险行业中应用健康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提供健康服务与控制诊疗风险,因此可以将其分为健康指导和诊疗干预两类。
5.健康管理服务对象的血型属于()
A.定性数据
B.定量数据
C.数字数据
D.模拟数据
E.定时数据
答案: A
解析:定性数据,如表示事物属性的数据(居住地、性别、血型等)。
6.关于中国卫生保健研究的主要进展不正确的是()
A.2011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前列
B.2011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 -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得到普及.
C.用25年时间建立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三大支柱”,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D.改革开放以来,基本医疗卫生的供给从质和量上都有很大程度提高.
E.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
答案: A
解析: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7.测得某社区8名60岁老人的收缩压(mmHg)分别为128,130, 132, 135,140, 146,150,则该组数据为()
A.等级资料
B.无序多分类资料
C.定量资料
D.资料类型无法确定
E.二分类资料
答案: C
解析:计量资料亦称为数值变量,为定量测量的结果,通常用专用仪器测量,并有计量单位,如身高、体重等。计量资料有连续性的特点,如身高可以是175 cm, 175.1 cm,175.11 cm。
1.正常儿童的实测体重应在同身高组标准体重的()
A.均值的4个标准差范围内
B.第40~60白分位数范围
C.第45~55百分位数范围
D.第25~75百分位数范围
E.第20~80百分位数范围
答案:D
解析:年龄组别体重主要用于0-6岁儿童。以实测体重与同年龄组的标准体重经行比较,也应在标准体重均值的2个标准范围内(或再第25- 75百分位数范围)。
2按治疗手段建立的科学分类不包括()
A.核医学
B.放射治疗
C.医学检验
D.理疗学
E.营养治疗和心理治疗
答案:C
解析:按诊断手段建立的学科如临床病理学、医学检验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等。
4.可用于评价人体营养状况的指标是()
A.血糖
B.血压
C.皮褶厚度
D.血脂
答案: A
解析:定性数据,如表示事物属性的数据(居住地、性别、血型等)。
6.关于中国卫生保健研究的主要进展不正确的是()
A.2011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前列
B.2011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得到普及
C.用25年时间建立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三大支柱”,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D.改革开放以来,基本医疗卫生的供给从质和量上都有很大程度提高
E.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
答案: A
解析: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7.测得某社区8名60岁老人的收缩压(mmHg)分别为128,130, 132, 135,140, 146,150,则该组数据为()
A.等级资料.
B.无序多分类资料
C.定量资料
D.资料类型无法确定
E.二分类资料
答案: C
解析:计量资料亦称为数值变量,为定量测量的结果,通常用专用仪器测量,并有计量单位,如身高、体重等。计量资料有连续性的特点,如身高可以是175 cm, 175.1 cm,175.11 cm。
1.正常儿童的实测体重应在同身高组标准体重的()
A.均值的4个标准差范围内
B.第40~60白分位数范围
C.第45~55百分位数范围
D.第25~75百分位数范围
E.第20~80百分位数范围
答案:D
解析:年龄组别体重主要用于0-6岁儿童。以实测体重与同年龄组的标准体重经行比较,也应在标准体重均值的2个标准范围内(或再第2575百分位数范围)。
2.按治疗手段建立的科学分类不包括()
A.核医学
B.放射治疗
C.医学检验
D.理疗学
E.营养治疗和心理治疗
答案:C
解析:按诊断手段建立的学科如临床病理学、医学检验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等.
4.可用于评价人体营养状况的指标是()
A.血糖
B.血压
C.皮褶厚度
D.血脂
E.血肌酐
答案:C
解析:人体体格测量是评价营养状况的综合观察指标。常用指标有体重、身高、皮褶厚度及上臂围等,其中以体重、身高最为重要。
题干: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不正确的是()
A.酗酒
B.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C.空气污染
D.感染
E.吸烟
答案A
解析:引起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和感染。
题干:8.以下对流行病学的任务表述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第二阶段的任务是找出原因、影响或决定因素
B.健康风险评估对应流行病学第–阶段的任务
C.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对应流行病学第三阶段的任务
D.流行病学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揭示现象
E.流行病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揭示流行或分布的现象
答案:B
解析:健康风险评估对应流行病学第二阶段的任务
题干:9.估计人体腹部脂肪最简单实用的指标是()
A.体重
B.臀围
C.体质指数
D.理想体重
E.腰围
答案:E
解析:腰围是临床上.估计患者腹部脂肪过多的最简单和实用的指标,不仅可用于对肥胖者的最初评价,在治疗过程中也是判断减肥效果的良好指标。男性媵围≥90cm、 女性≥85cm患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性增加。
题干: 10.不属于基本卫生保健原则的是()
A.政府主导
B.合理布局
C.综合利用
D.预防为主
E.适宜技术
答案A
解析:基本卫生保健的原则:合理布局、社区参与、预防为主、适宜技术、综合利用。
题干: 11.不属于日常身体活动的是()
A.有氧运动
B.职业性身体活动
C.家务性身体活动
D.交通往来活动
E.运动锻炼身体活动
答案:A
解析:身体活动的分类:①按日常活动分类:职业性身体活动、交通往来身体活动、家务性身体活动和业余休闲身体活动。②按能量代谢分类: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12.关于疾病管理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疾病管理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患者沟通的系统
B.疾病管理强调患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C.疾病管理的目标人群是患有疾病的个体
D.疾病管理不以单个病例为中心
E.疾病管理不以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
答案: C
解析:疾病管理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病人沟通的系统,它强调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性。疾病管理具有3个主要特点:@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②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③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13.商业健康保险中风险控制的新方法不包括()
A.提高医院医疗水平
B.管理式医疗
C.对医疗服务过程的控利
D.医疗服务补偿方式
E.健康管理机利
答案A
解析:风险控制的传统方法包括:①条款设计时的风险控制。②核保时的风险控制。③理赔时的风险控制。④对风险转移的方法一-再 保险。风险控制的新方法包括:①对医疗服务过程的控制。②医疗服务补偿方式。③无赔款优待和其他利润分享措施。④健康管理机制。⑤管理式医疗。
14.我国成年人膳食中蛋白质提供能量占全日摄入总能量的适宜百分比为()
A.10%以下
B.10~15%
C.15~25%
D.25%以上
E.15%
答案:B
解析:我国成年人膳食中蛋白质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10~15%,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脂肪占总能量的20~30%。
15.病人家属对糖尿病患者改变饮食的理解和支持属于影响病人行为的()
A.强化因素
B.后置因素
C.认知因素
D.前置因素
E.促成因素
答案A
解析: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分为三大类: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1.倾向因素:先于行为,又被称为动因因索或前置因素,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倾向因素包括知识、态度、信念和价值观、行为动机与意向等,也包括个人技能。2.促成因索:又称实现因素,是指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某行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行政的重视与支持,法律政策等也可归结为促成因素。3. 强化因素:又称加强因素,是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强化因素既包括正向的强化因素,例如朋友对某些健康行为的
肯定。
原创文章,作者:siyu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iyueedu.com/3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