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木制桌椅燃烧时,不会出现的燃烧形式是()。
A.分解燃烧B.表面燃烧C.熏烟燃烧D.蒸发燃烧
答案:D
[解析]木质桌椅不会出现熔融蒸发燃烧现象
2、某电子计算机房,拟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下列气体灭火系统中,设计灭火浓度最低
的是()。
A.氮气灭火系统B. IG541灭火系统C.二氧化碳灭火系统D.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 7倍,并不得低于34%,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1倍。
固体表面火灾的灾火浓度为5.8% ,设计规范中未列出的,应经试验确定。om
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
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9%
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
防护区实际应用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
IG- 5411昆合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3倍,惰化设计浓度不应
小灭火浓度的1.1倍。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28. 1%,规范中未列出的,应经试验确定。
3、下列气体中;爆炸下限大于10%的是()
A.一氧化碳B.丙烷C.乙D.丙烯
答案:A
[解析]-氧化碳爆炸下限为 12. 5%,大于10%,属于乙类。
4、下列可燃液体中,火灾危险行为甲类
A.成醇B。乙二醇C.异丙醇D.氯乙醇
答案:C
[解析]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074- -2014 )n成醇为乙a类,m乙二醇为丙A类,异丙醇为甲B类,氯乙醇为乙B类
5、下列储存物品仓库中,火文危险性为戊类
A.陶瓷制品仓库(制品可燃包装与制品B.玻璃制品仓库(制品可燃包装与制品本
C.水泥刨花板制品仓库(制品无可燃包装)D.硅酸铝纤维制品仓库(制品无可燃包装)
答案:D
[解析]陶瓷制品仓库(制品可燃包装与制品),玻璃制品仓库(制品可燃包装与制品),包装物重量若超过1/4,体积超过1/2,为丙类;水泥刨花板制品仓库(制品无可燃包装)为丁类;硅酸铝纤维制品仓库(制品无可燃包装)为成类。
6、某厂房的房间墙采用金属夹芯板。根据现行国家50016),该金属夹芯板芯材的燃烧性能
等级:最低
- A级B. B1级c. B2级D. B3级
[答案]A
[解析]建规-5.19′ 7建筑中的非承重外墙、房间隔墙和屋面板,当确需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应为不燃材料,且耐火极限应符合本规范有关规定。
7、某建筑高度为110m的35层住宅建筑,首层设有商业服务网点,该住宅建筑构件耐火极限
设计方中,错误的是()。
A.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同墙的耐火极限为2. 00h
B.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楼板的耐火极限为1. 50h
c.居住部分疏散走道两侧墙的耐火极限为1. 00h
D.居住部分分户墙的而火极限为2. 00h
[答案] B
[解析]建规-5.4.7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其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1. 5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住宅部分和商业服务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但110m超高层建筑,楼板需要达到2.00h,B错误。
8、下列汽车、修车库中设置2个汽车疏款出口的是( )
A.总建筑面枳3500m2,设14个车位的车修车库
B.总建筑面枳1500m2,停车位45个的汽车库
c.有双车汽车叙出口,总建面积3000m2、停车位90个的地上汽车库
D.设有双车道汽车散出口,总建面枳:3000m2,停车位90个的地下汽车”
[答案] A
[解析]
A-I类修车库二个 B-IV类汽车库一个
C-II类汽车库一个 D-III类汽车库一个
汽车疏散出口、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总数不应少于2个,且应分散布置。以下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可设置1个:
(1)IV类汽车库。
(2)设置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的III类地上汽车库。
(3)设置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停车数量小于或等于100辆且建筑面积小于4000m?的地下或
半地下汽车库。
(4) I、II、TV类修车库。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 根据停车(车位)数量和总面积
将汽车库分为I、II、 III、IV类。
9、某服装加工厂,共4层,建筑高度23m,呈矩形布置,长40m, 宽25m,设有室内消栓系统和自动啧水灭大系统,该服装加工厂拟配置ME/ABC3型手提式灭次噩,每层配置的灭火数量至少应为()
A类大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选用表
A.6具B.5具C.4具D.3具
[答案]c
[解析]中危险级,40*25=1000m2, 0. 5* (1000/75)*6.6667 需要7A,MF/ABC3为2A,共需要4具。
10、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
下列民用建筑楼梯间的防烟设计方案中,错误的是( )。
A.建筑高度97m的住宅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烟
B.建高度48m的办公楼,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烟
C.采用自然逼风的防烟楼梯间,楼间外墙_上开设的可开启外窗最大布置间隔为3层
D.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在最高部位设置1. 0vm的固定窗
[答案] D
[解析]
P354对于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50 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 m的住宅建筑,由于这些建筑受风压作用影响较小,利用建筑本身的采光通风也可基本起到防止烟气进一-步进入安全区域的作用,因此,其防烟楼梯的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宜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防烟系统。A C正确
自然通风设施的设置: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 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
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的可开启
外窗或开口,且宜每隔2 – 3层布置一次。D错误B正确
11、下列关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正确的是()
A.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应能同时接收和处理不少于3个联网用户的火灾报警信息
B.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向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其他接处警中心转发经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的时间不应大于5s
c.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火灾损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等记录应备份,其保存周期不应小于6个月
D.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录音文件的保存周期不应少于3个月
[答索]A
[解析]
P389监控中心能同时接 收和处理不少于3个联网用户的火灾报警信息5从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获取火灾报警信息到监控中心接收显示的响应时间不大于20 s;监控中心向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其他接处警中心转发经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的时间不大于3 s;监控中心与用户信息传输装置之间的通信巡检周期不大于2h,并能够动态设置巡检方式和时间:监控中心的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等记录应进行备份,其保存周期不少于1年:信息按年度进行统计处理后,保存至光盘、磁带等储存介质上:录音文件的保存周期不少于6个月远程监控系统进行统一的时钟管理,累计误差不大于5 s。
1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关于市政消防栓设置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市政消防栓最大保护半径应为120m
B.当市政道路宽度不超过65m时,可在道路的一侧设置市政消防栓
C.当市政消防栓距路边不宣小于0. 5m不应大于5m
D.室外地下室消火栓应设置直径为100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
[答案] D
[解析]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的一 侧设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但当市政道路宽度超过60. 0m,应在道路的两侧交又错落设置市政消火栓,B 错误。
市政桥桥头和城市交通隧道出入口等市政公用设施处,应设置市政消火栓,其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间距不应大于120m。A错误
市政消火栓应布置在消防车易宇接近的人行道和绿地等地点;且不应妨碍交通。应避免设置在机械易撞击的地点,确有困难时,应采取防撞措施。距路边不宜小于0.5 m ,并不应大于2.0m,距建筑外墙或外墙边缘不宜小于5.0m C 错误。
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100m和65m的栓口各一个。D正确.
13.关于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评估对象运营之前,采用表格方式对潜在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估的方法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B.运用事故树方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时,每一事件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
态之一
c.运用运筹学原理,对火灾事故原因和结果进行逻辑分析的方法属于事件树分析方法
D.运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时,可通过事故树进行定性分析出评估对象的薄弱环
节,将其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
[答案] B
[解析]火灾风险预先危险性分析也称初始风险分析,是安全评估的一一种方法。它是在评估对象运营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火灾风险类别、出现条件后果等进行概略分析,尽可能评价潜在的火灾危险性。A错误
根据对编制1的事故树的分析、评价结果来编制安全检查表。通过事故树进行定性分析,求出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按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的多少,找出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以这些薄弱环节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编制安全检查表。B正确。
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时序逻辑的事故分析方法。它以一个初始事件为起点,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分成阶段,- 步-步地进行分析,遵循每一事件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如成功或失败、正常或故障,安全或危险等)之一的原则,逐步向结果方向发展,直到出现系统故障或事故为止。c错误。
事故树分析法是具体运用运筹学原理,对事故原因和结果进行逻辑分析的方法。D错误。
14.关于建筑消防电梯设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筑高度为30m的物流公司办公楼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B.埋深9m、总建筑面枳4000m2的地下室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C.建筑高度为25m的门诊楼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D.建筑高度为32m的住宅建筑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答案]C
[解析]建规-7.3.1下列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
1.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5层及以上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 (包括设置在其他建筑内五层及以上楼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3.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 ㎡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15.某建筑高度为36m的病房楼,共9层,每层建筑面枳3000m2,划分为3个护理单元。该病房楼难间的下列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 )
A.将满足避难要求的监护室兼作避难间 B.在二至九层每层设置 1个避难间
C.避难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D.不靠外墙的避难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烟
[答案] A
[解析]建规-5.5.24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5.0m2确定。
2.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应保证人员的避难安全,且不得减少可供避难的净面积。
3.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4.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消防应急广播。
5.避难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6.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16.某多层办公建筑,设有自然排烟系统,未设置集中空气调节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办公建筑内建筑面积为200m2 的房间有4中装修方案,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见下表,其中正确的方案是( )
方案 | 顶棚 | 墙面 | 地面 |
1 | B2 | B1 | B1 |
2 | B1 | B1 | B2 |
3 | B1 | B2 | B1 |
4 | A | B2 | B1 |
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方案4
[ 答案] B
[解析]P162
17、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变电站内的总事
故贮油池与室外油浸变压器的最小安全间距应为( )。
A.10m B. 15m C. 18m D. 5m
[答案] D
[解析]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
18.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下列燃煤电厂内的建筑物或场所中;可以不设重室内消火栓的是( )
A.网络控制楼 B.脱硫工艺楼 C.解冻室 D.集中控制楼
[ 答案] B
19.某耐火极限为二级的会议中心,地上5层,建筑高度为30m,第二层采用敞开式外廊作为疏散走道。该外廊的最小净宽度应为()
A.1. 3m B.1. 1m C.1.2m D.1.4m
[答案] A
20.某建筑高度为54m的住宅建筑,其外墙保温系统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B1级。该建筑外墙及外墙保温系统的下列设计方案中,错误的是( )
A.采用耐火完整性为0.50h的外窗
B.外墙保温系统中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C.防火隔离带采用高度为300mm的不燃材料
D.首层外墙保温系统采用厚度为10mm的不燃材料防护层
【答案】D
【解析】建规:
6.7.7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按本节规定采用燃烧性能为Bl 、B2 级的保温材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采用Bl 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 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l 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m 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 50h 。
2.应在保温系统中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 级的材料,防火隔离带的高度不应小于300mm 。
6.7.8 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在其表面设置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包覆。除本规范第6. 7. 3 条规定的情况外,当按本节规定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15mm ,其他层不应小于5mm 。
更多内容:http://wx.siyueedu.com/fine/channel/cfe
原创文章,作者:siyu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iyueedu.com/1857.html